Archive for 2005年12月

26
12月
05

圣诞

圣诞夜,silent night。好似除夕,热闹只是各家的热闹,晚上7点的地铁,一个车厢只有3个人。
幸好,幸好,不至于落单。上了淡妆,挑件略见妖气的衣裳,搂上一瓶红酒,直奔学生城跟中国学生蹭饭。
路线跟平日上班的差不多,一路有坐,不象平日要行至北墓园(Nordfriedhof,平时乘车闲着,就尽量给每个站起三个字的中国名,北墓园是最贴切的一站),才有一堆人下车。
 
学生宿舍的活动室。落座九人,菜却不止九道,口味偏南方,甚欢。
 
圣诞节。
几个朋友一起去一户已经在慕尼黑呆了好些年的中国人家拜访。家常饭,家常聊。最大收获,搞到一种传统圣诞节小饼干配方,弯弯好象小月亮。
 
250克 面粉
220克 黄油
70克 糖粉
100克 小颗粒状果仁
2 小包 香草糖
所有原料混合,在冰箱搁置一夜,第二天拿出来,搓长条,切小段,每段捏成弯月形状。烤箱预热,然后放入烤箱180度15分钟后,取出,最好晾在底下镂空的容器上,撒糖粉,凉了即成。我还没试过。有兴趣的可以玩玩。
 
17
12月
05

Raclette家宴

去了头的家,终于明白头为什么每天不怕辛苦地开一个小时左右的车子来上班。
 
头请吃饭,同事很兴奋,说头从来没请同事去他家吃饭,荣幸啊荣幸。
临出发,开始下雪,越下越大,冲着车窗,漆黑夜里,仿佛电脑屏保。已经换上冬胎的宝马一系车子仍然有些打滑。翻过那座希特勒筑了鹰巢的山,上坡的地方,因为是后轮驱动而有些使不上劲。已经有些铲雪车出动了,这个州不算穷,所以应该有不少铲雪车。
 
头的家在慕尼黑附近一个湖区,也算是度假的好地方。他有两处房子,一个给岳父母和客人用,另一处给自己一家三口。两处紧挨着。
 
到的时候,雪已经积了有30厘米深,头站在门口,迎我们。
典型拜仁州乡间小居,两层,不见奢华,但多用实木,连卫生间也是,清晰木纹,看着实在令人亲近。桌上已经布置就绪,单等客人入席。
装饰在我盘子里的小雪人
Image hosted by Photobucket.com 
 
西餐讲器,不过当晚吃得并不复杂,却对胃口。就象我们吃火锅一样,当天吃的是室内的小型烧烤,那特殊烧烤用的东西叫Raclette,原本是一种法国奶酪的名字。每人发个小铲子,自己铺上火腿,土豆,香蕉什么的,然后再铺上一层Raclette奶酪,放在中间那层,一烤,奶酪塌陷,包住了下边的东西,待差不多,取出来,弄到盘子里,刀叉伺候。而上面的那层就是通常铁板烧,只管自己靠肉便是。
另一个讲究的是蘸的酱,他们自然不用蒜泥香油,也不会是酱油醋,更不会是腐乳加花生酱甚至韭菜花。当晚的酱听起来很复杂,没记住,只知道关键是一种Rum酒,之后回家的时候同事甚至把人家剩的Rum酒给带回家了,因为第二天他有另一个Raclette饭局,准备如法炮制。
 
(图片是网上的,那天光线太暗,拍不好)
 
一通沙拉,三趟酒,几巡烤肉,几铲奶酪过后,已经十分饱涨。雪天诱人,随了头10岁小女儿到外边玩去。
出了后门,才发现湖近在咫尺,不过30米远。暗暗夜,小姑娘拿手电筒象导游一样到处指给我看。不远处有岛,再远点还显出山形。即使是黑夜,也能想象出白天的时候有多心旷神怡。
 
小姑娘有些伤风,吸着鼻子,却用脚左右摆动的走,扫出一条路来,让穿裙子的我跟在后边。
 
她教我,雪天使Schnee engel。躺在雪地里,舞动双手双腿,就能在雪地里留下一个长着翅膀的天使模样。
 
玩耍完毕,尚有甜点,热过的小红莓浇在冰淇淋上,闪着烟花。
Image hosted by Photobucket.com 
17
12月
05

在口琴诞生之前——Maultrommel

Image hosted by Photobucket.com

Maultrommel有很多名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在英文里叫Jew’s harp,很可能发源于中国云南,那里的少数民族至今使用的“口弦”也是相类似的簧片乐器。

我问同事,德国有啥传统乐器,他想了想,忽然说,Maultrommel。

其实Maultrommel从未成为一种重要乐器,只是民间流传,而且当复杂得多的口琴出现后,Mautrommel更是迅速失去地位。这种乐器显然过于简单,相当难掌握技巧,估计难度跟取片竹叶令其莺燕婉转一般困难。

猜想:弹的时候将其置于口齿间,以口腔为共鸣箱,拨动弹簧片,发出声响。试过,不太成功。

发出的声音显然也偏于单调,不过原始单调的声音加入乐曲的一个音轨中,或许能添加某种风味。

Jew's harp, from an  American Civil War camp near Winchester, Virginia        Jew's harp, Slovakia, Central Europe

美国内战时期版本                              斯洛伐克版本

 

  点击此处听一小段 (990kb, Wav格式)

 
12
12月
05

Heim+Handwerk家居与手工艺品展

1978年开始,每年圣诞前慕尼黑都有一次专门的家居与手工艺品展。今年26个国家参展,开在U2的终点,展览中心Messe。
分了8个大厅,种类繁多,小到红酒瓶塞,大到桑拿浴室,车库自动门。不过口味十分大众,倒象是专题圣诞市场。
禁止拍照,可以看网站Heim+Handwerk
 
天气很好。展览中心前的池子,半水半冰。可见还是冷的。

Image hosted by Photobucket.com

会场里却有一族童声合唱团在表演,间歇中采访。父母们估计也在下面观看,场面十分热闹温馨。采访完了,继续唱起一出诙谐的小调,奶奶的粉饼什么的。
前排那三个金发小女孩据说是场上某三个小男孩的小女朋友。

Image hosted by Photobucket.com

05
12月
05

TUM的长长长滑梯

跟了朋友的车,原本是准备去罗腾堡,顺路送人回纽伦堡,但到那之后,却发现距离罗腾堡尚有一百多公里,租的车子,公里数也快不够了,于是无功而返。
坐在行进的交通工具中,无论是汽车,火车,甚至行驶在黑暗里的地铁,时光都象是电脑整理硬盘碎片一样整理出来的多余空间,可以用来瞎想,或者什么都不想。
忽然发觉车子一直都行驶在平原上,天的尽头都没有什么遮拦,阴沉天色笼罩下,却在尽头透着淡青光亮。第一拨雪天已经过去,气温回暖,草地也开始班驳地裸露出来,竟然显得有些春意。
回途中,因为经过慕尼黑工大Garching校区,于是泊了车,顺便看看。
 
慕尼黑工大(TUM)里有个很好玩的东西。造楼的时候,造了个从4楼直达底下大厅的两条管道,可以从4楼直接滑到地面。不过需要带个毡子上去,否则滑下来之后估计裤子都能破掉。
虽然说确实是用来当滑梯用的,可是黑洞洞还是挺吓人,有弯度,看不到尽头。壮了胆试了一次,刚开始很恐惧,不过快到的时候,斜度减小,下滑速度也慢下来,呼的就从底下洞口出来了。强忍着没有尖叫,星期天的教学楼,静悄悄。
 
不知道楼是谁造的,真有童心。
 
Image hosted by Photobucket.com 
05
12月
05

夜访纽伦堡

上一次去纽伦堡的圣诞市场是白天,没想到天黑后一样热闹。
跟着几个朋友一起去,光顾着拿相机拍照,很快走散,找到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啃夹了个大肉饼的面包了。我嚼着巧克力杏仁豆子,一路拍去,照片花的花,糊的糊。。。。。。

Image hosted by Photobucket.com

著名的纽伦堡香肠,味道偏咸,略有酸味,不象通常肉肠那样塞人。只有德国男人手指长短粗细,很袖珍。在家通常切了小块炒米饭吃。

Image hosted by Photobucket.com

 
自然到处是卖Gluehwein和Punsch的摊子。我喝了一杯,把杯子也留下了,杯子通常都是小靴子状,很适合暖手。酒很甜,甜得连杯子都粘手。

Image hosted by Photobucket.com

果子面包。我也没吃过。纽伦堡出名的是它的Lebkuchen,一种十分传统的圣诞糕饼,吃起来一股胡椒味,在中国人中口碑并不好。第一年的时候我也不喜欢,现在发现那种一面巧克力硬底一面糖霜当中呈均匀蛋糕组织但偏硬的也挺好吃,尤其是下午三四点当点心。

Image hosted by Photobucket.com

在国内基本不吃糖果,但是在德国零食基本上只有糖果,难为他们还能保留贝齿两排,看来德国牙医确实名不虚传。

Image hosted by Photobucket.com

 
卖玩偶的都站在当中的窟窿里,仿佛也出售一般。
 

Image hosted by Photobucket.com

老年乐队,围观众多。

Image hosted by Photobucket.com

这个“圣诞”场景比慕尼黑看到的要大不少,N多人投钱币,灯光下闪闪发亮。

Image hosted by Photobucket.com

路灯倒也别致。

Image hosted by Photobucket.com

05
12月
05

圣诞倒记时Advent Calendar

圣诞节最让人开心的是多多少少会收到礼物,哪怕你已经是成年人。就如同乘飞机会有人给你发吃的一样让人期盼。

12月一开始,我也终于有了自己的Advent Calendar。这种特殊的日历如同新年的倒记时,24个小窗口,每天打开一个,都能吃到一块巧克力,开了24个小窗后,圣诞节就甜甜蜜蜜的到来了。

Advent Calendar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原本也有用每天点一根蜡烛来代表同样的意思。但是哪里比得上每天打开一扇小窗户,抠出不同形状的巧克力来得有趣,虽然里面的巧克力未必特别好吃。

第一个印制这种日历的是个德国人,随后这种既富宗教意味又不乏童趣的东西在各个国家都流行起来。但二战中,这样的传统一度中断,之后才恢复。

现在这在商务上也成为互相问候圣诞快乐的方式。左边的是我的日历,同事送的。右边的图片是同事的圣诞日历,便是客户送来的礼物。头自然也有人送,级别也大不一样。三者最明显的差别在于,我的巧克力是嵌在塑料模板里的,同事的则有纸包装好的精巧小块,而头的没看到,光是外包装就比我的大两倍,好诱人。想来是准备留给他家闺女的。

上周五吃饭的时候问头周末有啥安排,他笑呵呵说要迎接圣诞老人。看我有些惊讶,于是补充说每年都会找朋友来假扮圣诞老人给孩子派礼物,不过现在孩子开始大了,今年估计是最后一次了,因为去年她就已经问爸爸,为什么圣诞老人出了门就掏出手机打电话呢?(真是没有专业精神)

另一个部门的同事则告诉我他们的头弄了个有24个口袋的圣诞日历,里面装了不同的礼物,大家抽签。忽然发觉将来我也可以给小孩在旧历新年前搞个新年日历,缝上布袋,讨取欢心。

没有惊喜,多寡淡?

Image hosted by Photobucket.com

另:今天一早上班,头就给我一包小熊糖,说是圣诞老人发给我的




分类

Blog Stats

  • 7,000 hits